觀點大不同

【中國觀點】
貓 Felis catus

【摘 自】中國大百科全書
【漢語拼音】mao
【中文詞條】貓
【外文詞條】Felis catus
【作  者】王長清 儲照

知識分類:分類檢索/農業/農業/【經濟動物生產】/畜牧業/【其他飼養動物】/貓


小型家養動物。哺乳綱食肉目(Carnivora)貓科(Felidae)貓屬。善於捕鼠﹐也捕食鳥類﹑魚和蛙等。常用於控制鼠患﹐也是世界上流行的一種玩賞動物。

簡史 對貓的馴化起源研究不多。一般根據家貓至今尚存的畏寒習性﹐推測其野生祖先產於溫暖地區。有人認為家貓可能來自埃及的非洲斑貓(F.lybica )﹐後者外形與家貓近似﹐且易與家貓交配。還有人認為歐洲野貓(F.silvestris )也是一個祖先﹐但似乎可能性不大。

世界上最早關於貓的文獻記載﹐是中國西周時代的《詩經‧大雅‧韓奕》: 『有熊有羆﹐有貓有虎。』其中將貓與熊﹑虎等並列﹐似非指家貓。戰國時《莊子‧秋水》篇中提到『騏驥驊騮﹐一日而馳千里﹐捕鼠不如狸狌』。狸狌在中國古代雖多指野貓﹐但將其與大家畜的良馬對比﹐有可能是指家貓。到西漢初﹐據《禮記‧郊特牲》中明確指出: 『古之君子﹐使之必報之﹐迎貓﹐為其食田鼠也。』已肯定貓為家畜之一。埃及約在3000年前出現馴化的貓﹐初由尼羅河上游原始居民馴養﹐狩獵時用以助捕小動物。其後農業發展﹐食物有了多餘﹐鼠類為患﹐養貓滅鼠的價值日益突出﹐以至制訂法規加以保護﹐殺貓者被處以死刑。貴族飼養的貓死後塗以香油防腐﹐並葬以石棺。歐洲的貓﹐據說係由東方和亞洲引入﹐再從歐洲航海而入美洲。印度的貓起源也很早﹐有認為係由印度的沙漠貓(F.ornata )馴化而來。日本文獻記載元慶八年(884)光孝天皇時中國唐朝送去黑貓﹐成為宮廷寵物。以後直到平安朝末期﹐貓才為民間廣泛飼育。

人類對貓的愛憎出現過波折﹐世界各地也有不同。歐洲中世紀時貓被認為與巫婆或惡魔為伍﹐曾被廣泛捕殺。後雖因捕鼠作用而被豢養﹐但時至今日﹐還存在著認為遇到黑貓過街是不吉利的迷信觀念。在亞洲﹐如日本則把一種雙睛分別為藍色和黃色的所謂“金銀眼”波斯貓作為商業繁榮的吉祥物。中國由於很早就進入了農業社會﹐早在西周時代已把捕獵田鼠的貓作為祭祀對象而加以尊崇。

生物學特性 貓的體重大小懸殊﹐小型的僅2千克左右﹐大的可達10千克以上。被毛顏色和花紋隨品種而異﹐有全身單一色的﹔有以紅﹑黃和黑三色雜混呈玳瑁色的﹔三色再加白色斑四色相混的﹐常稱作斑貓。虎斑貓的條紋色彩直接由野生祖先承襲而來﹐最為普遍。貓頭圓﹑頜寬﹐鼻短﹐嗅覺發達但不如犬。牙齒30個﹐犬齒長而尖銳。舌面生有乳頭﹐如銼刀﹐有助於飲水和梳理皮毛。嘴邊鬚毛為觸覺器官。聽覺靈敏﹐可達40000赫茲以上。眼在白日強光時瞳孔縮成一線﹔夜晚暗光下瞳孔擴大以充分接受光線﹐僅需微弱亮度就能洞察周圍物態。視網膜覆蓋一層由鳥嘌呤組成的膜﹐感光敏銳﹐晚上在強光下眼睛可反光。具有280°的廣闊視野﹐但辨色力差。軀體柔軟﹑輕巧﹐脊柱富彈性﹐易彎曲﹔前肢可在肩胛關節外轉自如﹐因而有在狹隘空間穿越和旋轉的能力。骨骼肌肉結構具有共濟官能作用﹐自空中下降可垂直地以兩肢先行著地﹐而免摔死。前足五趾﹐後足四趾﹔趾端有伸縮自如的銳爪﹐為捕獲獵物的武器。足趾底部有墊﹐行走無聲﹐臨近捕物時不易被察覺。...看全文






【西方觀點】
貓 cat

【摘 自】大英百科全書
【中文詞條】貓
【外文詞條】cat

知識分類:地球動物篇>哺乳動物


貓科(Felidae)食肉哺乳動物的統稱,包括真貓——獅、虎、美洲豹、豹、美洲獅、家貓(domesticcat)——以及獵豹(cheetah)。皮毛柔軟,常帶有明顯斑紋。貓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晚始新世(4,360萬~3,660萬年前)。「貓型」似乎在現代哺乳動物進化的極早階段即已形成,因為當大部分其他哺乳動物的類型還難以辨認時,早期的貓就已經是典型的貓了。典型的貓屬於貓亞科(Felinae),約出現於1,000萬年前,直到現在其形態幾無改變。

1916年倫敦動物園的波科克(R.I. Pocock)按舌骨器構造的不同將現存的貓分為兩類。第一類的一塊舌骨(上舌骨)發育不良,僅餘絲狀的韌帶,舌、喉鬆弛地附著於顱骨下部;本類包括大型貓科動物——獅、虎、豹、美洲豹,均歸入豹屬(Panthera);所發聲音為吼聲,不能發貓樣的嗚嗚聲;瞳孔圓形。第二類歸入貓屬(Felis),其舌骨發育正常;能發嗚嗚聲,但不能吼叫;瞳孔通常為垂直,少數幾個種的瞳孔為圓形。貓屬包括美洲獅和家貓等小型貓科動物。加拿大的猞猁及紅貓常歸為獨立的猞猁屬(Lynx)。獵豹的舌骨正常,而爪與其他貓科動物不同,不能自由伸縮,歸入獵豹屬(Acinonyx)。

貓是食肉哺乳動物中特化程度最高者。體格強壯,肢體活動十分協調,從高處落下或蹲下時總是四肢先著地。腦大且發達。胃腸結構簡單,適合於肉食習慣。小腸僅為體長的3倍。近舌尖處的舌面有一片尖銳的倒刺,有助於舔食液體和梳理自己的皮毛。

牙和爪最具特徵性。牙齒具有3種功能︰穿刺(犬齒)、銜牢(犬齒)和切割(臼齒)。不具牙冠扁平用以研磨的牙,因此不能咀嚼食物,只能將之切碎。有些牙無功能,大部分頰牙在閉嘴時亦不閉合。除獵豹外,所有貓科動物均具尖銳有力、可伸縮的爪。

獅、虎和獵豹主要地棲,但擅攀爬;體型較小的貓科動物,如豹、美洲豹和豹貓喜樹棲,常在樹杈間跳躍,有時在樹上睡覺。大型貓科動物的活動範圍較大。大型貓科動物常在野外單獨或兩個個體結伴活動,偶而以家族為單位活動,如一群獅子可以多至23隻。這種群體組織鬆散,不像狗或狼群那樣具嚴密的等級區分。雖然大多數貓科動物夜間獵食,僅少數種類如獵豹在白天更為活躍。貓通常單獨狩獵,先用具肉墊的足潛近獵物,然後做快速短程衝刺或跳躍將其制服。短程衝刺速度極快,但難以持久。一般認為獵豹是跑得最快的哺乳動物,時速可達100~110公里,牠亦可追逐獵物相當長的一段距離,可達5.5公里。

貓通常夜間活動。其視網膜含一層對光極為敏感的鳥嘌呤,故其眼於強光照射下會閃光。嗅覺發達,成體尤然,這對選擇食物極為重要,故若因病鼻塞,則會完全喪失食欲。所有貓天生為嚴格的肉食性動物,這是根據其消化道和齒式來假設的。貓性喜清潔,常在餐後長時間地用銼樣的舌為自己梳理皮毛。對水的反應各異︰獅和豹不喜入水,但需要時也能游泳;家貓並不討厭水,但不喜被冷水澆潑或浸入水中。從獅到家貓,所有貓科動物均常神經質的搖動尾巴,此乃幼年嬉戲時學自母親,為成貓掠食的前奏習性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wordpedia.com/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u198574 的頭像
    yu198574

    忘憂水晶

    yu1985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